您好,欢迎进入阳泉市双拥网

Image
0353-2296606
hahaahhhahah
Image
当前位置:> 首页 > 文章详情页

双拥征文获奖作品专栏:《双拥故事铭于心,红色精神利传承》(优秀奖)


编辑:2021-12-03 16:00:32

双拥故事铭于心,红色精神利传承


作者:刘苗


一百年前,一道红色的亮光照射进当时灰暗的中国,一种撼人心魂,动人心魄的红色精神从中孕生。从此,一代代中国人将这一精神贯彻始终。


    阳泉,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,是中国共产党在北方创建的第一支红军正规军红二十四军的诞生地,是百团大战的主战场。在这片红色热土上,阳泉党委、政府、各级机关单位和普通群众一直怀揣着那份拥军情怀,驻地部队官兵的爱民本色从未改变、支援地方建设的身影不断涌现。


    聚焦实现中国梦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,阳泉市大力传承红色基因,弘扬双拥优良传统。今天,我就来讲一个我所知道的双拥故事。


​在西南舁一带,流传着许多抗战游击队的故事,而这些故事都离不开郭子书。因为他是当时的游击队大队长。根据老人的口述,我整理出了郭子书的抗战事迹,是怀念,更是敬仰。


    郭子书,1921年出生在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霍树头村的一个富农家庭。由于家庭比较富裕,郭子书有了学习的条件。郭子书从小就聪明帅气,勤奋好学,受人喜爱。


    辛亥革命后,随着新型教育制度的逐步确立,平定农村纷纷开办学堂。1932 年,郭子书在本村小学读书,学业优秀。1935 年他同本村马志强考入盂县牛村镇第七国民高级小学,读书期间,他受进步学生的爱国思潮的影响,努力追求进步。


    1937年7月,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,华北大地很快沦陷于日寇的铁蹄之下,牛村学校被迫关闭。郭子书被转人盂县仙人村读书,读书期间受一 些爱国人士的启迪,特别是他和中共地下党人武天明、张成先等人密切联络,爱国激情高涨,成为学生领袖。1938年,郭子书接到地下党组织的秘密通知,派他到河北唐县的党校学习进修。学习回来后,他参加了盂县二区游击大队。1939 年,担任游击大队文书,同年2月经武天明张成先二人介绍,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。郭子书被组织安排到北舁村发展党组织。北舁村与霍树头村只隔四里路,但他却很少回家。与妻子王转香结婚后,只住了一个晚上就投身在抗日工作中.直到1940 年妻子病故郭子书才回家安葬了妻子,在妻子坟头,他悲痛万分地哭着:“转香我对不起你啊。这是日本侵略者造的啊……”1941年郭子书担任盂县二区游击队大队长,,指挥队员利用夜间,开展游击活动,打击敌人。当时的抗战形势十分艰苦,特别是日军遭到八路军”百团大战”的沉重打击后.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惨无人道的“三光”政策,见人就杀,见东西就抢。敌人在实行“强化治安”建立“伪区公所",各村都建立“自卫团”,颁发“良民证”。同时日军又大量网罗汉奸、特务,四处收集情报抓捕共产党干部和亲属。恶劣的环境给抗日带来极大困难。熟悉游击队情况的牛村区长刘鹤林叛变投敌,带领敌人张贴布告,抓捕郭子书,还扬言:“捉拿郭子书者奖赏大洋500元,知情不报者格杀勿论”。郭子书的家属也在村组织的安排下,秘密躲藏,不敢在村里露面。


    1941年刚刚人冬,农历10月15日的晚上,郭子书和往常一样,带领游击队员赶到牛村镇南岭村,掩护和帮助群众连夜转运粮食。由于汉奸的出卖,游击队布设的第一道岗哨被鬼子摸掉了,当第二道岗哨发现敌人时,游击队已被牛村据点的鬼子包围了。在阴冷的月光下,张牙舞爪的叛徒刘鹤林带领着汉奸特务前面开路,后面跟着杀气腾腾的日军,刘鹤林用嘶哑的声音呐喊:“郭子书,你们被包围啦,快快投降吧!”郭子书沉着冷静,一边命令战士利用地形地貌准备战斗,一边掩护群众迅速向山后转移。眼看敌人进了村子,郭子书下令还击,一时间,手榴弹飞向敌群,枪弹射向鬼子,吓得敌人趴在地上不敢乱动。郭子书见群众已转移完毕正要撤退,又见一个妇女拉着孩子从村里跑出,郭子书赶紧喊道:“老乡快跑",并带领游击队向敌人开火,由于敌强我弱,游击队被打散,部分战士伤亡。郭子书虽然身负重伤,仍然掩护战士和乡亲们撤退。当敌人的包围圈渐渐逼近时,他用尽全身力气,又举枪打死两个汉奸,终因负伤过重,倒在血泊之中。当天晚上,在阳坡石板村活动的区二小队队长刘敬民听到南岭方向激烈的枪声,知道大队长处境危险,急忙集合部队,在晋察分区19团二连的配合下,火速支援南岭。南岭村的敌人怕有援兵到来,慌慌张张将几个负伤的游击队员押回牛村据点去了。当战士们赶到南岭时,敌人早跑的无影无踪,刘敬民抱着亲爱的战友大喊:“大队长,你醒醒,你不会死的!“郭子书微微睁开双眼:“老百姓…安全…转移…说完便合上了双眼。战士们这不成声“大队长、大队长.... "可是,这个党的好儿女,共产党员郭子书永远地离开了他的战友,牺牲时他才20岁。


    为了缅怀烈士,二区地下党组织在盂县阳坡石板村为郭子书召开了追悼大会。会后将烈士遗体运回故里。



    郭子书烈士牺牲后,他的家属收到了由毛泽东签发的《光荣纪念证》,至今一直保存在家中。每年清明,家人都会到他的坟头,烧香摆供,祭奠英灵,追思缅怀。



    郭子书爷爷的故事讲完了,但他身上的红色精神永存于我们心中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,循着红色足迹,凝聚奋进力量,确保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。


Image
版权所有:山西六一科技有限公司
Image
版权所有:山西六一科技有限公司
技术支持:龙采科技集团
Image